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产出机构: 济南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
提交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产出日期: 2020-05-27   
发布日期: 2020-12-03   
作者: 白美;侯连涛;

 

摘要: 科技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支撑力量。基于科技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辨证关系,构建支撑新旧动能 转换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明确山东 省科技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科技创新支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建议,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经 济文化强省建设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字: 科技创新;新旧动能转换;支撑能力评价;山东省;辨证关系

“新旧动能转换”是由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政府会议上最先提出。2018年1月,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同意山东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科技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支撑力量,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评价山东省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潜力和基础,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障碍,对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

1评价指标设计及权重确定方法

1.1指标设计

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要实现地区科技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机结合。通过参考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大数据挖掘及网络文献搜索和实地调研分析,构建形成了由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绩效3个一级指标,创新投入、智力支撑、平台载体、营商环境、创新意识、创新产出、产业优化7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支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2权重及数据计算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一方面,由专家学者根据经验对指标变量在实际评估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判别打分,属定性分析过程;另一方面,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递阶层次结构各项指标的权重。数据处理采用列和归一化方法。

2实证评价分析

2.1总体评价

山东省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数得分43.2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26),居全国第7位,与居全国前4位的北京、江苏、广东和上海相比差距显著,不及北京、江苏的一半,仅为广东、上海的60%和61%,逆袭赶超的压力较大;而与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区相比差距较小,面临被其他地区迎头赶上的风险。

2.2核心要素评价

(1)科技创新资源。山东得分为21.2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6位,基本与北上广同处于第二梯队,表现较好,是三个一级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指标。从二级指标来看,山东省平台载体居全国第2位,是二级指标中表现最强劲的指标。

(2)科技创新环境。山东得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8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与排名全国前5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差距较大,仅为广东、江苏的37%,浙江和上海的50%左右,比北京低33%,还略低于湖南和天津。安徽、宁夏位居山东之后,但与山东差距非常小,赶超之势紧迫。

(3)科技创新绩效。山东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值仅为9.24,是唯一一个低于全国平均值的指标,居全国第9位,仅为北京的18%、上海的39%。

3问题与对策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1)智力资源无法满足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山东省十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及企业R&D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等三个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企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主体的创新意识不强。山东省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以及企业技改经费占比均位居全国16名以后。

(3)新技术、新产品的供给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相差甚远。山东省技术输出额不及全国首位北京的2%,新产品的销售额仅为全国首位浙江省的1/3,发明专利、商标以及科技论文等科技成果的数量也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3.2对策与建议

(1)强化新旧动能转换的智力支撑。全面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研人才评价办法,实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包干制”和项目负责人管理制,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损失”免责制,完善科研人员兼职或离职创业相关措施,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氛围和制度。围绕山东省优势产业,激发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实施定向化、精准化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构建高层次人才稳定支持机制,促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发展。

(2)激发创新主体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性。全面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转让税收优惠等各项支持政策,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加大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资金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股债联动、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强化源头创新,增强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技术供给能力。鼓励驻鲁高校围绕重点产业需求,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研究,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等,实现“强强联手、借势发展”。重视新型研发机构的引进与培育,在基础、前沿、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推动原创型新兴产业诞生壮大。

 

本文为《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0年第3期缩略版,全文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