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2018年度中国科技资源管理领域十大事件”评选结果

发布日期: 2019-03-26   

 


2018年,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和创新,科技资源为管理、决策、研究等科技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编辑部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科技资源管理领域十大事件”推选活动。经广泛征集和投票评选以及专家评审,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颁布实施

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的总体原则、主要职责、数据采集汇交与保存、共享利用、保密与安全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具体管理措施。

2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发布

2018年2月13日,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颁布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创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启动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该工程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目标,形成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4 首个获国际认可的基因组学原始数据共享管理系统建成

基因组学原始数据共享管理系统(GSA)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建立的,是国内第一个、国际第四个原始组学数据汇交、管理、发布与归档系统,也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期刊认可的综合性的组学数据发布系统。

5 评价考核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根据《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2018年8月至10月,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首次大规模地组织开展了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共有21个部门373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其中41个单位管理制度规范,科研仪器设备运行使用效率高,对外开放共享成效明显,考核结果为优秀,60个单位考核结果为良好,246个单位为合格,26个单位为较差。

6 《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协议》签署

2018年7月20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同签署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京津冀三方确定了首批互认科技服务资源和运营机构,按条件从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机构中遴选区域科技服务资源,形成首批互认开放实验室目录,共涉及753家各类实验室。

7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8年12月19日,我国成功完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8 《汉语主题词表(自然科学版)》全面编制完成

经过多年研发,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持,联合全国图书情报界相关机构,全面编制完成并印刷出版了《汉语主题词表(自然科学版)》,2018年5月26日正式对外发布。全书共收录专业术语12.4万条。

9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保藏与共享系统荣获“2018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电子科学类冠军奖

2018年3月19—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2018年度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第一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为联合主办单位的“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保藏与共享系统”项目荣获了本届峰会奖电子科学类冠军奖,成为科学数据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10 辛晓平研究员荣获2018年度CCTV科技创新人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辛晓平研究员长期从事草地生态学、空间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国家级的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集了大量的准确的科学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数据的支撑。获得了中央电视台“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