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长江经济带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融合发展

产出机构: 云南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公室;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交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产出日期: 2019-11-28   
发布日期: 2020-03-26   
作者: 邓艺;吴斌;张汝斌;姜鸣;陈琪;刘慧伟;卢云涛;贺新华;

 

摘要: 

长江经济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深度融合,有利于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是长江经济带实现区域联动、互助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现状及成效进行多 维度分析,并从平台服务效能、共享融合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跨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对 策建议。

关键字: 长江经济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共享;资源共享融合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战略,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2016年,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联合沿江11省市共同创建了“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在加大长江经济带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一江同体,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但因各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共享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仪器设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专业服务融合深度不足、合作机制不顺等问题突显。本文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大型仪器共享现状及成效进行多维度分析,发现长三角区域仪器设备资源富集、专业化人才队伍及检测服务水平较高、合作运营模式灵活有效,在推进区域仪器共享服务中的龙头示范作用明显。并借鉴长三角的成功经验,从平台服务效能、共享融合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跨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类别与分布

2016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拥有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单位1802家,占全国仪器管理单位的44.3%。其中,高校368家、科研院所736家、企业698家;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3817台套、仪器原值472.13亿元。而用于开放共享的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以分析仪器、工艺试验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三类科学仪器为主,主要涉及生物和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环保技术等多项领域的检测技术服务。

2.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2016年长江经济带仪器设备总数和总原值均超过全国仪器设备总值的1/3。其中,长三角区域的设备数和设备原值分别为20407台套和280.1亿元,均占长江经济带总仪器原值的60%以上,已成为仪器设备资源的主要聚集地,成为仪器设备跨区域开放共享的辐射中心核心区。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购置的进口仪器总数及原值均超过了购买总量的三分之二,且仪器设备的购置近四层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支持。

3.开放的政策与实施办法

长江经济带先后出台了各省市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为仪器设备资源跨区域共享提供了政策理论支撑。

4.服务网络平台

由上海公共服务中心与上海牵翼网络科技公司共建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检验检测在线交易服务网(www.qwings.cn)—牵翼网”,运用“实验室SaaS云平台+检测电商平台”的创新服务模式,以检测服务为切入点,为用户提供仪器设备查询、咨询、预约、实验外包、机时租赁等一站式服务。目前,沪苏皖、浙湘黔六省市先后开展了跨区域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特别是长三角采用线上线下合作运营模式,成功实现了长三角区域内的仪器共享融合,为全面辐射中西部仪器共享融合发展起到了龙头示范作用。

5.共享融合的困境

一是,资源配置差异明显。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资源储备从东到西呈梯度递减,仪器设备资源配置比例相差较大,造成三大区域的仪器共享效果差异明显。二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造成了对仪器共享的支撑力度参差不齐。三是,共享融合机制尚未形成和专业化人才队伍及检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6.结语与建议

(1) 聚合仪器共享平台,提升平台跨区域整体服务效能。

依托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平台,构建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融合中心,增设9省2市“大仪网服务驿站”,聚合东中西三大区域检测机构、仪器设备、人才队伍等科技资源,形成长江经济带统筹协调的全链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服务驿站紧密合作、全面辐射检测机构和扩大服务区域,提升平台跨区域智能检测服务效能。

(2)建立仪器共享融合机制,抓好区域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

制定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仪器共享管理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跨区域仪器共享融合工程,形成区域内各大仪网平台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的合作机制;按照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格局,抓好平台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着力对仪器设备共享的宏观引导和面上推动,建立11省市大仪网平台仪器共享服务合作联盟,形成各平台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服务模式,增强区域内平台与区域联动、仪器与测试结合多个层面的融合力,通过发挥优秀检测机构的示范作用,引导形成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仪器共享的整体合力和良好生态。

(3)创新仪器共享合作模式,推动仪器资源跨区域深度融合。

集成和配置区域内仪器资源要素,打破区域间信息不对称、技术差异大等特点,形成统筹协调、以点带面、互助发展的仪器共享创新服务新格局。通过创新共享服务模式,形成跨区域省市互联互通、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检测服务融合发展的创新格局。

(4)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升平台影响力和资源使用效益。

凝聚平台优秀科技人员,组建大仪网专业宣讲团队,围绕区域行业重点,以科技创新券为纽带,采取有偿委托测试、共同开展科学课题研究、网上远程协同研究、人员实习代培、检测技术培训等多种服务形式,分步分区域推进仪器共享与人才交流,促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跨区域合作,提升平台影响力和资源使用效益。

 

本文为缩略版,全文见《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9年第6期

http://zxs.ijournals.cn/zgkjzydk/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6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