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思路

上传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产出机构: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zj.gov.cn/art/2006/12/25/art_5495_280631.html
发布日期: 2006-12-25   
上传时间: 2012-11-26   
政府发文编号:    
作者:

 

关键字: 

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浙江省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研究并提出我省“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既可以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提供参考,又可以为编制区域规划、专项规划提供依据。基本思路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这是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第二部分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这是编制各类规划和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第三部分提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初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重点。第四部分提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阐明了政府在空间发展方面的战略意图。第五部分明确了涉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建设领域,并谋划与规划配套实施的重大工程。

一、“十一五”时期浙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

(一)宏观背景 今后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从国内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经济社会可望实现持续平稳较快的发展。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要重点把握五大机遇。

一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加快发展的机遇。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大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我国加入WTO承诺的全面履行,有利于我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更广泛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同时,世界经济波动、国际政治冲突、恐怖主义袭击等不确定因素,也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使我省传统的低成本、低价格、低端市场出口模式,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的困扰。

二是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浙江经济新飞跃的机遇。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长三角区域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为我省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对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增强区域城市与产业的服务和综合配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世界科技进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方兴未艾,以网络、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某些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又对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紧迫的任务。

四是顺应消费升级,对国内市场进行深度开发的机遇。我国迈入人均GDP1000美元发展阶段之后,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将为我省提供稳步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强省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大大拓宽浙江经济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我省也面临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区域竞争加剧等压力。  五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为我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指明了方向。同时,宏观调控的加强,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要求我省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二)现实基础 “十五”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制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浙江精神不断升华。浙江精神是浙江经济的活力之魂。改革开放26年来,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这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品格风范,赋予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独特的人文内涵。

二是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与现阶段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进一步统一了全省上下的思想认识,凝聚了全社会的人心和力量,开创了我省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一方面,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创新,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多形式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新飞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软环境”得以优化。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自1998年起始的“六个一千”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发展的“硬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海塘1280公里,高标准江堤1070公里,标准农田1018万亩,高等级公路2927公里,开工建设电力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形成年吞吐能力1450万人次的空港,建成标准农田1018万亩;杭州至其他中心城市的四小时公路交通圈如期建成。自2003年起始的“五大百亿”工程,两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369亿元。秦山核电三期、杭州国家软件基地一期和二期、省级高教园区等87个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浙东引水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沿海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使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是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2004年全省GDP总量达到11243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接近2900美元,已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46元和6096元,均居全国第三位。城市化水平达到54%

(五普口径),百强县

(市)个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全国领先,是各省区第一个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省份;截止2004年年底,全省26个县

(市、区)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27个试点县

(市、区)859万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局良好。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加大统筹协调发展的力度。加强电力、能源、土地、水资源等要素保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强化城市对农村发展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组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施文化大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使科技、教育、文化对全省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三)主要挑战 展望未来五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浙江发展将面临四大难题和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紧张。从基础性要素供给看,我省能源需求增长迅猛,能源消费总量已超过8000万吨标煤;电力供应全面紧张,各地拉闸限电频繁。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国家下达我省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100万亩的控制指标已提前用尽,沿海优质岸线资源使用趋紧。目前,我省水质性、区域性缺水问题突出。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看,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陆域酸雨已覆盖全省,发生频率和强度居高不下。运河、平原河网和城市内河污染严重,2004年我省八大水系、内陆河流和湖库的省控河段断面监测水质52.1%为一至三类水质标准,五类和劣五类高达31.3%;近岸海域62.2%的海水水质为四类和劣四类。

二是人才科技制约。从创新性高端要素供给看,人才、科技正成为我省新一轮发展的“瓶颈”。就发展而言,相对于资源、环境、市场等表层性制约,科技、教育、人才更是影响我省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制约。突破深层次制约,是克服表层性制约的根本出路,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努力。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块状经济向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演进,都面临着人才资源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制约。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低端市场、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手段的我省民营经济,难以与拥有雄厚资本实力、技术垄断地位、营销网络与品牌优势的跨国公司相抗衡。企业国际市场的拓展,深受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困扰。我省中心城市综合功能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加上要素市场发育缓慢,在以集聚科技人才、企业家、高科技、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为实质的城市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资金外投、企业外迁、人才外流比较严重。

三是结构调整迟缓。从城乡结构看,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有待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实现农村人口有序、稳定地向城市转移,已成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关键环节。从区域结构看,与资源环境状况相适应的特色发展战略有待拓展,生态补偿与转移支付制度有待完善,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缓慢。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面临诸多制约,农业弱质局面尚未有效扭转。制造业层次和水平偏低,重化工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双重制约。服务业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4%)2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尤其滞后。从就业结构看,劳动力素质与就业需求不相适应,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30万人,需要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外来劳动力也将净流入15万人以上;另外,每年还有56万的老年就业人口。从人口结构看,主要有三大压力:我省老龄化速度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2位,“十一五”每年将净增16万人;净迁入人口逐年增多,平均每年将净迁入26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目前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已高于103?107的正常值。

四是社会转型滞后。

一是城乡、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之势。2004年,我省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分别达到0.32和0.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达到1∶2.39。25个欠发达县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3%;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农村平均水平的40.3%。

二是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由于我省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交通、文化、医疗、健身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而且城乡差距较大。

三是社会管理难度剧增。随着社会流动性、开放性的不断增强,城市中众多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加大。同时,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生 态安全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由于社会保障等体系建设滞后,弱势群体在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社会摩擦和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发展阶段  综合分析“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我省将迈入带有三重特征的发展新阶段。

一是进入在全国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阶段。目前,浙江主要的发展指标大体超前全国平均水平10年左右,具有相对领先优势。2004年浙江人均GDP达2394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0502元的2.28倍,如以全国年均增长7?8%计算,时间差约10年左右;浙江城市化水平为54%,全国是41.8%,时间差也在10年左右;浙江从业人员中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73.9%,与全国的时间差在10年以上;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9422元的1.5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2936元的2.08倍,也有较大的时间差。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发展速度快于全国的态势仍可继续保持。预测2005?2010年我省人均GDP处于3000?5000美元区间;2011?2020年处于5000?9000美元区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2010年降至20%左右,2020年降至15%左右;城市化水平2010年提高到60%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全省到2010年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有基础的,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也是有条件的。

二是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我省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世界人均GDP由2000美元发展到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我省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首先,产业结构将趋于高级化。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我省迫切需要抓住这一机遇提升工业化水平,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增强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供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制造业由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转化。其次,城市化持续加速。韩国人均GNP从1985年的2150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5400美元期间,城市化水平由64%提高到72%;巴西人均GNP从1980年的2050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3640美元期间,城市化水平由66%提高到78%。1990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为30.5%,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十五”以来,我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预计2010年我省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其三,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化。目前,浙江市场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2003年浙江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62.3%,出口依存度达到42.8%。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浙江融入世界经济的方式将由单向的引进,向双向的交流和互动转变,“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步伐都将继续加快。

三是迈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是跳出“增长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经济发展看,“十一五”和更长一个时期,由于要素瓶颈制约、区域竞争加剧、市场拓展受阻,浙江将比全国其他地区更早、更深刻地感受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压力。我省GDP规模已迈上万亿元台阶,“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按目前的电力弹性系数、土地投资强度和水资源利用状况,我省基础性要素供给和环境容量都将不堪重负;从国际看,利用国际资源不但价格高企,而且面临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才有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发展看,尽管浙江总体上属于比较富裕的地区,但“十五”以来,由于合理分享改革、开放和发展成果的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分配不尽合理,也出现了部分社会失衡现象,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浙江比全国其他地区更早、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多元化,对政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落实“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管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分析“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应对四大挑战,缓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这种转型,是浙江对以往取得巨大成功的发展模式,在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环境下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和创新,是总结历史、谋划未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和主动积极之举。

二、“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基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现实基础、主要挑战和发展阶段,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进程,推动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完善民主法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综合实力,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力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为主题。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要走在前列,必须干在实处。既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又要顺势而为,转型发展。只有适时更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思路,正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发展才有广阔的前景,也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坚持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模式全面转型为主线。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三个转型及其之间的互动,包括作为其有效保障的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构成浙江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其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现阶段发展模式转型中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内容,居于核心地位。

三是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实现既快又好发展的根本出路。要进一步统筹发展和改革,破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我省发展难题的能力;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

四是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于各项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中。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努力缩小城乡、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同时,更合理地提供公共服务。

(二)总体要求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结合浙江发展实际,遵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并真正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立一个目标,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三个转型,提高四种能力,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一个目标:即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两大战略:即围绕建设经济强省,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  三个转型:即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型,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 四种能力:即国际竞争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谐社会构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就是要以更宽的视野,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在原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并提升浙江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就是要引入现代行政理念和管理体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法制信用等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产品,提供稳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提高和谐社会构建能力,就是要结合我省建设“平安浙江”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大省,增强浙江发展的“软实力”;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经济社会法制化水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构建各地区、各行业、社会各阶层平等友爱、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利益机制。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要在努力提高资源支撑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和知识含量,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发展目标  总目标:2010年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0年发展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努力实现法治浙江、信用浙江、数字浙江和经济强省、科教卫体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省的阶段性建设目标。  ??物质文明及经济发展目标。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人均GDP达到4万元左右(按现行汇率折合48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向

二、三产业并重发展转变,“兴三强二优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初步实现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服务业比重达到45%左右;全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左右,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左右。  ??精神文明及社会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社会就业结构中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左右;初步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升。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遏制城乡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多渠道灵活就业,初步建立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0年,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0%左右,城乡劳动年龄段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政治文明及公共服务目标。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浙江”;促进政府向责任型、法治型和服务型转变,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普遍提高;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建设生态省的要求,实现各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由局部、暂时性地有所改善,转向整体、持续性地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2020年发展目标的初步构想:全面实现法治浙江、信用浙江、数字浙江和经济强省、科教卫体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步建成循环型经济,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初步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均GDP达到7.2万元左右(按现行汇率折合8700美元),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5%以上,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定量指标:主要定量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制订“十一五”规划的预测性数据(见附表

1、附表2),另一类为调控性指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参考省内外相关研究,初步明确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见附表3)。

三、“十一五”时期着力推进的主要任务 面对“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势,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创新,要争取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体制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培育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等八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三大问题,全面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实现由传统管制型政府向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转型。重点是改变以往重经济、轻社会,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加强政府在促进社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同时,要改革和创新相应的管理和调节手段。

1、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经济调节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稳定物价,实现充分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市场监管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产品尤其是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调节社会运行,加强社会建设,着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信息网络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

2、完善管理和调节手段。

一是加强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把规划作为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由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微观管理,向以规划管理为主的宏观管理转变。要健全规划管理制度,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导向正、层次明、定位准、功能强的规划体系,完善责任明确、相互衔接、分类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

二是整合公共资源。要进一步改进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监管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等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发挥最大的公共效益。

三是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增加社会公益事业经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综合运用基本社会保障、扶贫开发、跨区域生态补偿等财政手段,遏制城乡、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协调发展。

四是完善税收、产业等政策手段。要尽快消除内资外资、国资民资的政策差别,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尽快制订重点行业的准入标准、排污标准等产业政策。五是完善法律手段。按照建设“法治浙江”的要求,加强经济和社会立法工作,抓紧制定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强化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二)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快构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除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对外开放体制几大领域外,重点抓好四项改革。

1、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机构改革,调整和优化行政层级,消除职权交叉和重叠,探索实施省直管县

(市)体制,按照强化基层工作的要求,推进乡镇综合改革。推行依法行政,加快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和监督机制,全面推行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预算评价体系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改善政绩考评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项目备案、核准和审批三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界定政府投资的范围,健全相应的决策和制衡机制,规范资金管理,改进实施方式。实行投资项目的公示制、代建制、咨询评估制、后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等。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鼓励社会投资,建立健全协同配合的企业投资监管体系。实行投资项目的资本金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3、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组织清理有关政策,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意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体制和市场环境。逐步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4、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完善人才和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和土地使用权市场,继续探索农户间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稳步推进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仲裁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食品、药品、区域性产品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为目标,加快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信用建设,加快信用征集和信息披露进程,探索建立政府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三)全方位扩大开放 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国内区域合作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把体制机制优势和特色经济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

1、构建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外贸出口的公共信息服务,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和协调职能,遏制低价无序竞争;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促进外贸市场和贸易方式的多元化,规避国际市场风险;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扶持企业从贴牌生产转向创立自主品牌,提高出口效益。

2、着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改进园区开发和管理机制,整合省内各类开发区,构筑利用外资的大平台,拓展利用外资领域。“以我为主”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利用外资突破重要资源的瓶颈约束,提升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延伸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开拓优势产品的国际市场,促进民营经济的新飞跃。

3、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承包海外工程,开展国际劳务合作。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吸收、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支持企业利用国外技术、人才和营销网络开展国际化经营,发展本土国际型企业。完善对“走出去”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保障境外投资的合法权益。

4、积极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交通互连、市场互通、产业互补、设施共建、信息共享、环境共保。借助上海接轨国际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加快我省内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长三角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提升我省工业化水平;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态势,加快我省城市化进程;发挥我省生态、人文、旅游、会展和特色产业等优势,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并做大“世博”经济。  5、加强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围绕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扩大经济技术合作,实现我省资本、技术、人才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能源、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优势互补。鼓励我省企业和产业充分利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积极开拓广袤的中西部市场。建立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帮助受援地区不断增强自身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推进资源环境市场约束下的增长方式转变,关键是在进一步提高土地、能源、水资源支撑能力的基础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建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导向机制。大力培育居民绿色消费意识,全面推行鼓励使用环保节能产品的消费政策;推进城市废弃物分类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建筑、生态住宅建设,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和社区;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环境保护问责制”;加快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建立企业污染成本内部化机制,加快推行节地、节能、节水和环保的强制性标准和措施,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准入制度,提高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产品市场准入“门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园区、社区各个层面开展循环经济实践。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创建生态城市和村镇。组织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991”行动计划,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

3、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缓解土地、能源、水资源约束。

一是要提高土地支撑能力。通过低坡缓丘开发、滩涂围垦等措施,增加土地资源;通过调整、置换、提高容积率等办法,盘活存量,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按照“双控”指标执行相关土地供应政策,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二是要提高能源支撑能力。确立节能优先战略和能源多元化战略,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多渠道拓展国内外能源资源供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按照“适度超前、积极平衡”的要求,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消除电力瓶颈制约;到2010年,全省人均装机1个千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三是要提高水资源支撑能力。加强综合治污、改善水质和海水淡化等技术开发和工程投资力度,增加水资源供给。要进一步明晰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增强企业和居民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经济和社会。蓄水、引水、节水并重,高效、合理配置水资源。

(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总体方向,牢牢把握国际化、专业化、集群化和生态化四大发展趋势,努力形成开放协调、高效低耗、动态优化的新型产业结构。

1、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护好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和制度创新,扎实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两大体系,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两大建设,充分利用我省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农副产品。

2、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是明确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加大化工、水泥、制革、造纸等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调整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

二是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地区三大产业带建设为载体,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要依托,加大科技园区、高教园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创新创业设施建设力度,合理控制商务成本,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构筑全国一流的产业集聚平台。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整合提升已有的块状特色经济,培育新兴国际性产业集群,形成若干总量规模、创新能力、装备水平等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温州、台州两市港口整合建设力度,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能源等战略物质储运配送基地和临港大工业基地。

3、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鼓励扶持力度,建立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导各类服务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行管办分离,推进事业单位加快改革,倡导政府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有偿采购劳务。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加1倍;努力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对全社会就业的贡献,壮大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会展业、文化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强化为农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领域,率先实现就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

(六)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破解“三农”难题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破解“三农”难题,关键是建立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不断增强发达地区工业、城市的反哺和支持功能,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内生发展能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立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统筹城乡的户籍、就业、农村产权制度、财政支农方式改革,加快在全省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和就业制度,规范有效的农村土地流转、社区和房屋产权产籍或权属管理制度。

二是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扶持,将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和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和发达地区在资本、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机制。

三是加大财政对“三农”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健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化解乡村两级债务。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2、内聚外迁,加快人口转移、转化步伐。

一是优化城乡人口分布。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力度;“十一五”期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二是优化区域人口分布。引导欠发达地区人口内聚外迁,加大下山脱贫农民、转产转业渔民的资金补助和培训力度;改进下山脱贫方式,将致富农民、减少农民、保护生态有机结合;通过有效的人口转移,控制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损耗,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

3、不断增强发达地区工业、城市的反哺和支持功能。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化,“以工促农”,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大力推动现代工业理念、现代工商业产业链和现代科技向农业领域延伸、扩散,加快农民非农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

二是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化,“以城带乡”,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对人口布局、社会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对传统农村社区改造的辐射促进作用。

三是推动城乡、区域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深入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工程。

4、全面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欠发达地区市场化导向改革,缩小与发达地区在体制方面的差距;特别是要加快树立大开放意识,加强与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多渠道筹集实施农民就业培训、城乡社会保障和救助等所需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强化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稳步实施农村15年基础教育,对未上高中的农村学生提供1~2年的免费职业教育;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发展农村卫生文化信息等公用事业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七)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培育力度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是提高浙江经济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经济强省的关键。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培育力度,重点是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建立健全现代教育体系,鼓励创新创业。

1、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加快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技素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大关键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国一流的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市场导向、政府扶持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技素养均达到全国第6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建立健全现代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要在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职业教育要努力扩大培养规模,给予城镇居民、农民、外地打工者同等机会,发展与产业配套的新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本地急需的专业技术工人。高等教育要鼓励尝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投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集聚高素质人才,优化专业结构,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要加快发展远程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

3、鼓励创新创业。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创造宽松的融资条件,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公司。建立公共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公共科技数据库和科技信息网,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开发中心、技术产权市场和科技产品交易会。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构建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元化分配体系。加强省内外创新创业的互动,支持我省各类人才到省外创业、深造,鼓励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来浙江设立分支机构。

(八)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要以建设“平安浙江”为载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理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阶段性目标,重点是促进充分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

1、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始终把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进一步扩大统筹城乡就业的试点范围,鼓励非正规就业、弹性就业和劳动者自主创业。完善培训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2、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建立顺畅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要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根据我省实际适当调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严厉打击非法致富、行政垄断、干部腐败等社会不公正现象。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公平地享受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募捐,发展各种慈善组织,多渠道筹集贫困家庭、受灾家庭救助资金。

3、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保障公共安全。完善社区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培育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的自组织化程度。清理各种不合理的社会政策,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加强突发性公共安全的预警和应急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灵敏有效的社会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4、构建大社保体系,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一是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基本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至2010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是率先建立法制化、社会化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到2010年,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50万人,医疗参保人数超过900万人,失业参保人数达到770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00万人、350万人以上,30%

(全省约500万人)的劳动年龄段内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区域间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由“十五”末的100?125%减少到50?75%,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较大程度上缓解“医疗难”问题;完善教育救助制度和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全省农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孩子入学;基本形成五保集中供养长效机制,初步建成住房救助和保障制度。

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  空间组织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实施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等“五大统筹”的重要手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组织主要包括合理划分空间功能区划、合理引导生产要素流向、合理安排空间开发次序。

(一)空间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原则  长期以来,由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均衡不够重视,加之行政区经济的人为分割,我省人口、产业、园区、城市布局不尽合理,加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影响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现有问题,我省空间布局的调整与优化要坚持“五大原则”。

一是突出“经济区域”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省内区域经济布局规划;

二是突出“生态优先”原则。合理界定各类生态功能区,严格加以保护;

三是突出“城市带动”原则。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导入都市圈发展模式;

四是突出“网络构架”原则。发挥基础设施网络对形成高效合理的空间发展结构的引导作用,根据空间结构合理化要求,构筑、优化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五是突出“双重协调”原则。综合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协调不同空间主体的发展利益。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状况,我省可划分为以下三类主体功能区:

一是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较好,人口和经济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这类区域,要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开发,要避免先建设、后规划,先污染、后治理等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壮大产业和城市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和人口有效集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是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人口过密、资源环境制约比较严重的区域。这类区域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的扩展,严格限制低水平的盲目开发和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发展;要科学规划人口、经济、自然的空间比例,合理划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城镇布局、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网络、绿色空间和待开发的保留地区,合理调整区域内的经济、城市、产业布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力度,并加快人口、产业的适度迁移。

三是严格保护区域。主要包括重要水源、水资源严重短缺等生态脆弱地区,以及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这类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要严禁不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要积极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开发和优化整合区域有序转移。 在协调不同空间主体发展利益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建立重要资源的一体化配置机制。要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给予不同区域以不同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以及相应的补偿措施。要积极推动建设用地、水等要素资源的一体化配置,鼓励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区域联片开发,鼓励缺水区域与水资源充裕区域进行水权交易。要探索建立流域及区域间生态补偿、移民补偿、资源补偿、社保补偿等灵活多样的补偿机制,提高区域资源及环境容量的总体配置效率。

(二)空间布局总体框架 根据上述原则,在科学吸收、整合现有相关战略的基础上,初步考虑,在省域层面重点形成“一域四圈三带两翼”的空间发展架构

(详见附图)。

1、融入“一域”。以环杭州湾地区为龙头,加快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长三角是浙江区域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明确浙江在长三角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推进沪苏浙三省市的区域规划共编、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要素共享、生态共保,努力形成市场、交通、产业、信息、生态、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一体化,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无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三赢”。重点是四个推进:尽快推进宁波、舟山两港整合和两市的联动,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推进浙中城市群在我省崛起,将沪杭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内陆延伸;尽快推进湖州在杭宁经济带的中部率先崛起,相应加大我省与江苏的经济联系、融合强度;尽快推进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形成浙江沿海南北贯通的对外开放扇面。

2、强化“四圈”。以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为发展的核心区域,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当前,都市圈和城市群正成为区域发展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市以及绍兴、湖州、嘉兴三市的近杭地区,构筑以杭州市区为中心,主要交通走廊为轴线的圈层状结构,成为全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核心区域、高附加值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枢纽区域。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市、舟山市和绍兴、台州两市的部分地区,以宁波市区为中心,依托高速公路主骨架和铁路主骨架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域。温州都市圈包括温州市和台州、丽水两市部分地区,以沿海交通干线为主要发展轴,成为辐射浙南闽北、影响皖赣的经济枢纽区域。浙江中西部地区目前还缺乏有足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从发展趋势看,构筑浙中城市群的条件日渐成熟,应加快培育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极核,带动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构筑“三带”。积极构筑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地区三大产业带,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环杭州湾产业带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等五大标志性产业集群。温台沿海产业带重点构筑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医药与保健食品、服装服饰与服装设备、模具与塑料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金衢丽地区产业带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绿色农业。

4、保护和合理开发“两翼”。保护西部山区和东海海域两大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翼是西部山区,是全省主要森林资源和重要江河源头的“绿色”屏障。一方面,要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设立禁挖区、禁采区、禁伐区等严格保护区域,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生物栖息地。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扶持这一翼开展生态移民,发展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的绿色经济。一翼是东海海域,是全省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蓝色”屏障。一方面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河口港湾和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修复;建立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物特别保护区,防止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深水岸线和滩涂资源,以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到2010年,海洋经济总产出比2005年翻一番,超过60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基本达到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目标。  五、“十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领域 重点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要全力抓好以下八大领域的一批重点工程。

(一)要素资源保障 大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资源节约,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资源方面,

一是要优化水资源配置,逐步健全水源工程和引供水工程联网配套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快发展海水淡化;重点推进浙东引水、千万农民饮用水、千万亩十亿方农业节水等重大项目建设和浙北引水等前期工作。

二是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围垦滩涂,开发低坡缓丘。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盘活一批闲置土地。修订并严格执行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标准,提高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的土地利用率。   能源方面,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有效保障的电力供应网络。

一是水火核并举,优化电源结构。在已有火电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天然气和核能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加大开发风电等新能源;

二是电压等级配套,优化网架布局。加快高压电网建设,形成安全可靠的环网;加快天然气管网和输油主干管建设,扩大天然气应用和成品油直供。

三是加大集中供热、联片并网改造力度。

四是建立有效的能源监测、预警和应急系统。重点推进杭州?宁波输气管线,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国华宁海电厂、华能玉环电厂、半山电厂扩建、滩坑水电站、浙能兰溪电厂、大唐乌沙山电厂、三门核电、宁波LNG电厂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

(二)综合交通完善 在继续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重点推进铁路、港口、航道、高速公路、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构筑我省综合运输体系。

铁路方面,加快铁路干线建设、优化铁路枢纽布局,推进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构筑快速、舒适、大流量的轨道交通网络。重点推进沪杭、杭甬、苏嘉等城际轨道交通和九景衢、金台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率先完成沪杭线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建成温福、甬台温、湖嘉乍铁路,完成金温线和萧甬线改造。 公路方面,完善高速公路网,实施公路干线畅通工程。重点推进沪杭甬拓宽、申苏浙皖、台缙、诸永、黄衢南、舟山大陆连岛等高速公路建设。 港口物流方面,加快增量扩容,提高海港和空港的吞吐能力、服务功能和专业化水平。重点推进杭州萧山、宁波栎社、温州机场的扩迁建,杭州空港物流中心、义乌国际物流中心二期、国家和省级粮食物流基地建设,以及宁波大榭、北仑五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舟山金塘岛集装箱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

(三)就业与人口转移 劳动力就业方面,着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  为优化人口分布,要大力实施人口转移工程,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和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两方面。 优化城乡人口分布方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民转入城镇

二、三产业就业的技能培训,建立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地进入城市、农民工落户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工程。 优化区域人口分布方面,引导欠发达地区人口内聚外迁,重点推进欠发达地区人口下山脱贫、渔民转业转产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工程。

(四)产业结构提升  农业方面,重点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食安全保障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工程。 服务业方面,重点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做强一批服务业中心城市,布局一批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一批重大服务业支撑项目,健全一批基层服务业网络,形成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   工业方面,

一是组织实施以软件、通信、微电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专项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二是实施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产业信息化改造、企业信息化推进等信息化工程,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成果产业化。

三是组织实施纺织化纤、品牌服装、精品皮革、五金制品、小商品、造纸及纸制品、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工程。

四是沿海临港重化产业发展工程,积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毒农药、化肥及医药

(含医疗器械),以及大型船舶和特色船舶修造产业,建设PX、PTA、MDI、大乙烯等大型石化项目,建设大型不锈钢和板材类优质钢冶炼及深加工项目。五是专用设备、环保设备、输变电设备、高低压电器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工程,争取在豪华大客车、经济型轿车、皮卡车等整车制造方面有所突破。

(五)科教强省建设 教育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15年基础教育普及和提高工程;优化中小学布局,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强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实施面向我省产业的职业教育扩容工程,以及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推广工程。 人才方面,

一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市场和人才资源库;

二是实施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引进工程,吸引高素质人才到浙江创业;

三是人才发展环境改善工程,为各级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科技创新方面,

一是抓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农业、环境、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一体化等100家以上省级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培育和引进100家以上省部属和民办科研机构,重点建设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等100个以上重点学科,加快建设100家以上专业孵化器和综合孵化器,加快建设100家以上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二是加强共性技术、重要装备的联合攻关。结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海洋经济等战略重点,组织实施一批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面广、关联度大的科技攻关项目,带动重点产业跨越式发展。

(六)文化大省建设 加快文化“四个一批”建设。

一是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实施“2345”工程,即建设省市两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县级、社区、农村三类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化艺术、文化旅游四大文化信息网络设施,鼓励建设文化演艺、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出版发行五类经营性文化设施。

二是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会展业和文体用品制造业等七大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服务业、动漫业、广告业、体育健身业和文化经纪业五大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扶持文化演艺业、休闲娱乐业、艺术品经营业三大特色文化产业。

三是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重点打造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滨江高新文化产业区两大高新文化产业区,扶持戏剧、工艺美术、金石书画三类传统艺术产业区,提升现代传媒、文体用品制造、文化旅游、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文体用品贸易五大优势文化产业区。

四是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做强大型国有文化集团和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骨干民营文化企业、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

(七)社会保障 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公共设施,保障公共安全,提高保障水平。 公共设施方面,重点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科技馆和竞技体育馆建设,完善高教园区配套设施,加强重点医院改造;按照建设“数字浙江”要求,加快建设畅通、高速的信息网络。 公共安全方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预警监测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预警和防御体系,提高各类灾害的防范能力和赈灾能力。建设专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消防和人防系统、救灾和抗灾保障体系,辐射环境监测系统等系统工程。重点推进农民健康工程、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千库保安工程”、“防洪工程”、有毒化学品废物处理场所等重大项目建设。 社会保障方面,重点是按照完善大社保体系的要求,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重点实施“扩面”工程,提高城乡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在社会救助方面,以“新五保”为重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八)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加大对钱塘江、瓯江等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城市和开发区的污水处理工程,建立重点行业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强化固体废弃物处置,建设一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示范工程。重点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的前期和建设工作。 生态建设方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一批重要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积极构建以森林为主的绿色屏障。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同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重点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碧海建设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重点组织实施“991行动计划”。即围绕发展节约降耗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乡镇、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等“九大重点领域”,围绕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农村沼气建设、一批绿色社区、一批节能节水节地示范工程、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工程、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等“九个一批抓手”,确定100个左右2007年前可以基本建成或动工建设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2005?2020年全省主要发展指标预测表、2005?2020年全省基础要素需求测算表、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