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上传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产出机构: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ahzwgk.gov.cn/XxgkWeb/showGKcontent.aspx?xxnr_id=9572
发布日期: 2008-03-26   
上传时间: 2012-09-21   
政府发文编号:    
作者:

 

关键字: 

索 引 号: OA001010702200803021

内容分类: 专项规划

文 号:

发文日期: 2008-03-26

名 称: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关 键 词: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是安徽对“三农”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兴农步伐加快,每年推广农业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亿多亩次,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84万千瓦,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省粮、棉、油、肉蛋奶、水产品等总产量分别达到2605.3万吨、31.1万吨、270.7万吨、516.0万吨和177.6万吨,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增长5.4%、13.1%、-5.1%、26.1%和11.1%,分别位居全国第6、第6、第3、第8和第9位,水产品中淡水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第4位。

(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80万公顷,优质率达40.2%;优质水稻面积117万公顷,优质率达50.5%;双低油菜93万公顷,占全省油菜面积的91%。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25%,猪、牛、羊、禽良种率分别达85%、82%、75%和86%;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23万公顷,名优水产品占28.4%;畜牧、渔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33.2%和9.9%。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74万公顷。随着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以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10大优势农产品为主的2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的框架基本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制定了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规划,组织实施了“121强龙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全省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0家,省级龙头企业155家,其中,年营销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6家,超5亿元的14家,超亿元的110家。全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267万公顷,订单农业214万公顷,其中粮食订单140万公顷以上,带动农户580万户,户均增收950多元。

(四)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2005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达1084亿元,比2000年增长58%。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从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40%。在城乡结构上,农民非农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35.5%,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五)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长江干堤除险加固,新一轮治淮工程全面展开,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农业工程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水土保持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全面展开,5年里,全省完成营造林1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4%提高到2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农村“六小工程”全面启动,解决了21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3.4万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8万公顷,新增农村户用沼气约20万户。农村社会事业持续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积极开展,近80%的乡镇卫生院得到了不同程度改造,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气象服务农业水平及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

(六)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934.6元上升到2005年的2641元,增加了706.4元,年均增速达6.4%,成功走出“九五”后3年的低增长困境。5年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由67.1%下降到56.8%,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8.3%上升到38.2%,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外出务工收入持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2005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8.6%,比2001年增加了15.1个百分点,外出务工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500万人减少到383万人。

(七)农村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减少和规范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开展,林木资产流转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逐年增加。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上日程,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不断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开始打破,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明显改善。

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一)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优势明显。我国总体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农业和农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省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2.农村经济发展条件良好。东部地区产业正加速向内地转移,我省地处“长三角”腹地,农业资源丰富,有利于承接东部转移和抢占东部市场;我省国民经济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我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稳定性差,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丰歉起伏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层次较低,种植业比重偏大,高效经济作物比重较小,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效益不高,多数农产品经济效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在扩大,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仍面临不少困难;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增长方式粗放,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影响农业的竞争力和现代化进程;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农业污染等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滞后,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保障,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1.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稳定在2750万吨左右,棉花总产达到40万吨,油料总产达到330万吨,肉蛋奶总产达到62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10万吨。

2.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优化。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左右,基本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经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每年增加60万。

3.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增加,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1家,超20亿元的5家,超10亿元的15家,50%以上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有林地达到390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2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3.3%,森林覆盖率达到28.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2000平方公里;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44万公顷。

5.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至“十一五”末达到3800元。

6.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41万公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解决813.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扫除乡镇宣传文化机构空白点。

7.扶贫开发加快推进。基本解决现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现行贫困标准,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5%以下。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积极引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真制定我省不同产地、不同条件下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标准,逐步建立由农业投入品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配套支撑标准构成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二是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三品”认证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县建设。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检测。分层次、分区域、分品种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拟定标准,规范行为,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程及市场准入控制等关键环节,建立起运转高效、反应迅速、检测准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2.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气候、土质、地域环境为依据,以科技为依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水平,使农业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调整优化。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认真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使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完善粮食主产县奖励政策,稳定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畜牧富民工程”为载体,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养殖小区和规模建设。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生猪、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大力发展奶业和蜂业。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促进畜产品安全生产。突出发展畜牧产业化,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是积极发展水产业。以“渔业富民工程”为载体,重点抓好特种名优鱼种生产。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推进渔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养殖证制度,保护好渔业资源,加强名优水产品品牌推介和市场营销工作。四是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推进《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加快建立2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发展,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带动农产品区域市场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改革,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农业科研基地、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示范园区。加快农业品种更新,使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优质率达到55%以上。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院校的作用,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以示范点、示范户、示范片建设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一五”时期,力争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7%提高到52%。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力争使全省乡村科技人员总量、农民专业职称资格证书获得者、致富带头人以及农民企业家及营销能人分别达到10万人以上,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达到300万人,“绿色证书”获得者达到150万人。

4.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认真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制、示范和推广,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10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等作物生产农机化水平分别达到95%、60%和30%;培育1000个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用工业技术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投入品。按照复合化、高效化、缓释性、可控性的要求发展高浓度肥料和复混肥料,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研制高强度、易清除、可降解地膜。稳步发展设施农业。

5.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十一五”时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认真做好林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培育和转化利用试点工作。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土地复垦,引导农村节约和集约用地。

(二)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1.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推进粮食和畜牧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收空间。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专用农产品和园艺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开发农业新功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建设好“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合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和草地等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发展多种经营。

2.创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努力解决乡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布局分散、产权不清晰等问题,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乡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对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降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门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基地成长。推进乡镇企业机制创新,明晰产权,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发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一批重点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为城市大企业配套的“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企业,把城市适合在农村发展的加工业转移到农村。同时,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切实转变农村工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度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建设好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一批中型区域型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积极扶持交通运输、餐饮、旅馆等服务业的发展。

4.繁荣小城镇经济。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示范带动全省小城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把小城镇经济发展同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小城镇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户籍、土地、财税等制度改革,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

5.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劳务开发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力争培训农民120万人以上。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巩固、扩大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大中城市市场份额,加强与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的劳务合作。通过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承包以及境外办企业等形式,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加强跨地区就业管理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公司,大力培育和规范劳务经纪人队伍。鼓励和扶持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

1.加强水利建设。重点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一是提高淮河、长江防洪保障能力。完成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堤防加固和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以及白莲崖水库、涡河与沙颍河近期治理、湖洼及支流治理等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实施好治淮“新三项”和淮水北调工程。继续实施安庆、铜陵、芜裕、马鞍山等长江重点河段整治,积极实施长江干流崩岸治理,逐步实施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滁河、皖河、巢湖、菜子湖等主要支流、湖泊的重点防洪工程。二是加快大型灌区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淠史杭、驷马山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三是实施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原则,对全省40处大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力争使沿江万亩以上圩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沿淮重点低洼地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以上。四是加快重点水库除险加固。以确保水库安全和完善水库功能为目标,完成梅山等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开展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积极开展重点小型水库加固改造。五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起以政府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农民出资出劳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投入新机制,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稳步发展。

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饮水、道路和能源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组织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5年内力争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建设乡镇客运站1000个,农村客运候车点1万个。加快建立规范、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逐步推行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基本实现“有路必养”。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加快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普及工程建设,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同时,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生活能源。

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把加快林业发展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重点建设长江、淮河和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防沙治沙、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工程,5年内使全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从55%、35%和23%提高到60%、45%和25%以上。加强林木种苗生产和服务管理,提高种苗生产能力。继续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和采伐限额管理,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强一、二级重点火险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安徽林业“百千万”增绿增效示范项目,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实施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建设项目。加强沿江和沿淮湿地、皖南和皖西水源涵养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组织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4.加强村镇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完善乡镇规划,5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修订完善国有农场规划。加强对宅基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免费向农户提供具有多种特色的新农村房屋设计图纸。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优化房舍布局,清理拆除闲置、废弃及私搭乱建的房屋,硬化村内道路,加强沟渠治理,解决好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和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完善村庄功能。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新机制改革。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继续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全省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得到专业培训,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2.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本覆盖全省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人人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增强县级综合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技术和能力,建立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制度。强化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合作医疗补助制度。以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重点,建设以县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3.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进一步活跃农村电影放映市场。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为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条件。

4.继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推进个人养老储蓄,弘扬家庭养老传统。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体可先行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认真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和各项救灾救济政策。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和可持续脱贫的能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继续在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根据扶贫资金规模,每年实施500个重点村;同时,进一步兼顾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别是其中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重点村为单元整合各方面的资金,进行配套投入,提高投资效益。

2.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以贫困家庭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力争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5万人。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能力,稳定增加贫困农民非农收入,力争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3.实施产业化带动工程。着力抓好产业化扶贫工作,力争5年安排扶贫贴息贷款1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区域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扩大财政贴息资金规模,力争5年安排小额贴息贷款1.2亿元,帮助2万户贫困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

4.实施通达、片区综合治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强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连片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温饱成果。重点建设乡村道路,基本实现中心居民点的道路晴雨通车。新建和改建道路1.1万公里,改善4000个左右行政村的通行条件。提高安全饮用水覆盖面,解决5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和改造草危房8000户。

5.实施扶贫助学助医工程。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在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资助贫困家庭子女高中和大学阶段就读费用,防止因学返贫,遏制贫困代际传递。大力开展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下乡扶贫工作,用财政扶贫资金代特困农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金,建立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基金。

6.实施扶贫带头人工程。把重点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纳入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评价考核内容。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认真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扶贫协会,培养扶持脱贫致富能手,提高贫困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7.实施扶贫济困工程。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扶贫工作重点县、重点乡(镇)、村制度。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组织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扶贫济困。探索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广大公民参与扶贫济困的机制和方法,积极争取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国外资金扶贫济困。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基金”,扶持农民发展生产。

五、政策措施

(一)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农业和农村建设投入。

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与保护,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农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和落实中央投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财政支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在继续建设好水利和生态环境等大中型项目的同时,将投资向能够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建立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投入、投资补贴等多种投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导向和启动作用。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建立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投资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制度,提高投资效率。扩大信贷支农投入,坚持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三农”的投资方向,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鼓励商业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农业。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开发农业。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广大农民建设家园。

(二)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经营合作关系。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创新乡镇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扎实稳妥地精简机构和人员。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规范县乡财政行为,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和“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稳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支持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挥用水户协会作用。加快国有农场、林场等改革。

(三)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省政府确定的10大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专项规划的实施。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强力推进“121强龙工程”,在资金投向、推介上市、债券发行、工商管理、税收减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优先优惠,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科研机构或出资参与科研开发项目。着力培育基础较好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企业介入农业开发,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努力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实施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扩大皖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管理工作。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多种产业化运行模式,在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产品、资金、技术等入股,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多元创办”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大户、经营大户、致富带头人和农业科研技术人员,积极领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晰产权,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增强活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线,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培育200家省级示范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争取5年内使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翻一番。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对现有粮、油、棉、果、菜等协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省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对行业发展协调、政策建议、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

(五)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把优化环境作为基础工程,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为农村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依法放宽涉农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农村个体工商户登记手续,对农村经纪人实行“低门槛准入”政策。广泛动员农民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争创殷实家业,着力营造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造,妥善解决债务问题,不断增强其服务功能。

(六)加强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各涉农部门都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提出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避免出现大的起伏波动。增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责任和能力,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搞好动态监测。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减缓农业成本上升趋势。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农村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新闻发布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建立预警机制,不断增强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森林火灾、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安全生产事故、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