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安徽省“十一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上传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产出机构: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ahzwgk.gov.cn/XxgkWeb/showGKcontent.aspx?xxnr_id=9588
发布日期: 2008-03-26   
上传时间: 2012-09-19   
政府发文编号:    
作者:

 

关键字: 

索 引 号:OA001010702200803037

内容分类:专项规划

文号:

发文日期:2008-03-26

名称:安徽省“十一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关 键 词:

安徽省“十一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一五”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皖农计〔2007〕191号

各市、县(市、区)农委,委属有关单位:

现将《安徽省“十一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落实。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二○○七年八月七日

安徽省“十一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安徽农业奋力崛起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种植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加快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种植业的转变,全面提升种植业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安徽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种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种植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的新发展,全省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省粮食生产在经历灾减下滑后,短时间内又实现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743万吨,年增产500万吨,增幅居全国第2位。2005年粮食总产达到2605.3万吨,较“九五”期末增产5.4%。棉花、油料、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省棉花、油料、茶叶年均总产分别达到34.4万吨、276.7万吨和5.2万吨,分别较“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4%、24.4%和10.5%;年均亩产分别达到57公斤、132.5公斤和31公斤,分别较“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3.5%、11.7%和12.5%。

2.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已形成沿淮淮北专用小麦、长江流域双低油菜、江淮沿江优质水稻、皖北沿江优质棉花、皖东北优质花生、皖南皖西名优茶等优势作物产业带。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亳州中药材、夹沟香稻、涡阳苔干、高山蔬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得到积极培育和发展,出现了一批生产、加工和销售集群。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小麦、水稻、油菜优质率达到42.7%、51%和91%,分别较“九五”期末提高28.9、27.7和33.6个百分点。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36个,获农业部认证的有机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478个,238家企业384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28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产地认证。

3.科技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启动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种植业良种、植物保护等工程,重点推广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十五”期间,全省共审定新品种15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农作物主推技术年均推广面积1.6亿多亩次,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小麦精少量播种、油菜直播、转基因抗虫棉和花生地膜覆盖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2.7亿亩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600万亩,辐射带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669万亩。农业装备和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5663万亩、3494万亩和4990万亩,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5%、17%和37%。

4.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全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带动了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农民增收。2005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4100个,建立生产基地4500万亩,带动农户600万户,户均增收980元。其中,与种植业有关联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4家,占全省国家龙头企业总数的70%,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1家,占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总数的46%。粮食订单面积2859万亩,订单收购粮油356万吨,带动农民增收5亿元。

5.种植业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种植业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2001?2005年,我省种植业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分别达到814.52元、843.70元、704.9元、1039.88元和1031.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3%、39.8%、33.1%、41.6%和39%,与“九五”期末相比,年均增长5.1%。

6.优农惠农政策对种植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免征了农业税,取消了特产税。实行了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直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还组织实施了农产品优质化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保障种植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7.种植业行政许可进一步规范。全省种植业系统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强了立法和执法工作职能。修订了《安徽省种子管理条例》、《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等法规,成立了安徽省第三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建立了种植业行政许可审批制度,规范了种植业行政许可操作规程,明确了行政许可责任,提高了行政许可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全省共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456个,肥料正式临时登记566个。加强了行政许可实施后主体监督和农资市场监管,开展了种子、农药、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建立了大案要案督办制度。

(二)“十一五”种植业发展环境

1.种植业发展面临新形势。一是粮食供求形势呈现新变化。近年来粮食生产虽然出现恢复性增长,但需求总量仍有缺口,供需品种结构、地区结构的矛盾趋于突出,饲料和工业用粮需求量增加,实现国家粮食基本自供、结构合理、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随着以棉花、油料为原料的加工业快速发展,种植业面临着生产发展与资源约束的压力,同时面临入世后过渡期国际市场挑战的竞争压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工业原料产业安全迫在眉捷。三是种植业的产业功能由单纯的食品和工业原料供应,向能源农业、生态农业等多功能性转变。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流转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对科技推广和服务方式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五是农资产品市场化和农业管理法制化,对种植业管理体制和部门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六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资源保护面对新的挑战。

2.加快现代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政策环境十分有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要求,为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强化和完善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综合直补等多项新的惠农政策,必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种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中部崛起的机遇。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是我省毗邻长三角,是中部崛起的桥头堡,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农业,形成粮食、棉花、油料、茶叶、蔬菜和水果规模生产基地,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开拓农产品市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市场潜力。四是我省生态类型多样,农作物种类和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总量在全国的排位居前,是重要的农业大省和农产品调出大省之一。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居全国第6位,油料第3位,棉花第6位,蔬菜第10位,茶叶第6位,蚕茧第7位,中药材第7位。生产和资源优势有利于我省争取国家更多的农业支持。五是通过近几年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种植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种植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生产环境。

3.种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种植业发展的差距:一是单产上的差距。正常年景,我省粮食单产排在全国第17位,棉花第14位,油料第11位,生产水平明显滞后。二是质量上的差距。农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加工和市场需求,与相邻省存在差距。三是市场竞争力上的差距。农产品品牌散而不响,档次不高,特色不明显。四是结构上的差距。效益好的作物发展速度缓慢,或者形成不了市场规模,传统产业没得到实质性提升。五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不适应,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不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六是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生产规模小、质量标准低、市场开拓和带动力弱,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适应。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是我省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全省种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重点,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科技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种植业整体素质,努力构建现代种植业产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根据未来五年种植业主要指标必须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总体要求,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力争达到600亿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棉花和油料总产分别达到800万担和60亿斤。茶叶、水果和蔬菜产量分别达到8万吨、200万吨和3400万吨,保障园艺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农民人均种植业产品经营收入达到1500元,年均增长7%以上。

??农产品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小麦单产达到350公斤,总产增加50亿斤以上;水稻单产达到460公斤,总产增加30亿斤;其它农作物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产量平稳持续增长。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质量档次普遍提升。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推开,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其中,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达到98%,蔬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基本成形,产业带建设形成优势。

??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到80%,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到90%以上。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分别增加5个百分点。种植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其中,小麦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玉米、油菜、花生等作物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达到30%。农技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要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品牌工程,以现有品牌整合为基础,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积极开展集约订单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有实质性突破,品牌的覆盖度和市场占有率有突破性提升。

??种植业整体效益显著提高。通过生产环节增产增效、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和加工增值增效,确保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三、种植业发展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发展重点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以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重大粮食项目为抓手,主攻单产和品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突出抓好优质高产良种推广、科学播种(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和机械化生产等技术的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组织好秋种、春播和夏种三大战役,强化核心示范区建设和基础性服务,确保面积落实,单产提高,品质改善。二是加快培育粮食大县。选择30个粮食大县,从项目和资金上重点予以扶持,建设一批稳定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等重大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和标准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2.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一是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依托农产品优质化工程,通过优质良种引进、示范样板、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产销衔接等工作,大力发展优质水稻、专用小麦、高蛋白大豆、专用玉米、优质马铃薯、优质棉花、双低油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二是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要把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调大调强,建立一批生产规模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和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创建一批在国内外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和品牌。要重点建设好水稻、小麦、玉米等优质粮食产业带,提高生产的集中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发展棉花、油料和大豆等工业原料作物,及时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良种补贴的支持力度,建设好淮北和沿江优质棉花、长江流域双低油菜、淮北高蛋白大豆产业带,稳定生产,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发挥区域优势,增强竞争能力,保障棉花、油料和大豆供应安全。三是加快园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蔬菜、水果、茶叶为主的园艺业,尤其是设施园艺业的发展力度,充分发挥我省园艺业在生态和区位方面的优势,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需求,使其在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中发挥关键作用。茶叶要加快茶树良种选育,发展无性系茶园,推进茶叶深加工和清洁化生产,打造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知名品牌;水果重点发展梨、苹果、葡萄、桃四大树种,兼顾发展石榴、猕猴桃、枇杷等树种;蔬菜瓜类要重点发展水生蔬菜、高山蔬菜、食用菌、反季节蔬菜、出口、加工蔬菜等特色蔬菜。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我省生态条件多样,品种资源丰富,地方特色农业鲜明,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独特优势,有效整合资源,推进中药材、贡菊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尽快将小产品变成大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格局。加大沿淮地区结构调整力度,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能避开洪水和内涝的特色种植业。要积极发展推进“一村一品”,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带动行动”,加快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培育特色农业品牌。

3.大力提升科技的支撑作用。一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优质、抗耐病虫等新型种质资源,大力开展超级稻、高品质棉、高油油菜、优质专用小麦、高淀粉专用玉米和高蛋白大豆引进和选育,推出有突破性的主导品种;组织开展轻简化栽培、避灾减灾、重大病虫控制、新型物化肥料、农药等方面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要素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二是加快重大实用技术推广。结合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提升行动、科技入户、超级稻示范等农业科技项目,采取示范观摩、科技培训和大户培育等有效措施,力争在优质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节约型农业、设施农业、农业标准化、农机农艺充分结合等现有重大技术推广应用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要逐步对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农作物进行一一研究,明确主攻目标、技术内容和保障措施,实行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力争“十一五”我省种植业的各个优势作物得到全面提升,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打好产业基础。三是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强化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配套技术研究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介等公益性服务,提高“三情”监测、信息传播、技术培训等基础性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4.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抓好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关键技术的落实,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一是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要把测土配方施肥从技术措施上升到政策层面,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要按照统一测土、统一配方、统一制卡、定点配肥、定向供肥、定人服务等“三统三定”运作模式,加强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供肥信息服务,确保技术指导到户,配方肥落实到田,切实解决过量施肥和盲目施肥的问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为建立科学施肥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基础。二是加快推广免耕栽培技术。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和技术集成,形成适合我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等作物免耕栽培主导技术模式,逐步建立起各种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三是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我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区,自然灾害频繁,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加大各种防灾减灾措施的落实力度,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要高度重视重大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全面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水平和效果。四是大力推广合理用种。通过良种补贴和种子工程,扩大种子专业化生产、加工包衣和精少量播种的规模,节约用种,提高良种覆盖率。五是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在易旱地区,积极推广地膜(秸秆)覆盖、秸秆还田、机械化抗旱带水播种、深耕深松等旱作农业技术。改进农田灌水方式,推广应用间歇灌溉、喷灌、微管、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一是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大户,努力把大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要扶持大户建立高产示范样板,建成培训农民的展示和观摩基地,辐射带动面上生产发展。二是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积极推进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高产优质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销售等“五统一”服务,把关键技术和社会化服务落实到千家万户,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三是以企业为龙头,增强其配套技术服务能力。利用省集中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机遇,以订单生产为纽带,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推进产销衔接,促进产业化经营。要制订政策措施,强化种子、肥料、农药、农机企业的售后配套技术服务意识,通过企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种植效益。四是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为主导,提高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要适应外出打工农民较多的现实需要,大力发展种子、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机等环节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提高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6.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围绕粮、棉、油、茶、果、桑、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和拓展“121”强龙工程,培育和发展一批国家级、省级大型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原料生产、精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加强企业基地与农户、协会之间联合与合作。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管理工作,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皖优名牌农产品,扩大皖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重点建设项目

围绕“十一五”我省种植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机遇,认真落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各项政策,加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突出组织实施好一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确保全省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1.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从2005年秋种起,在全省9个小麦主产市,开展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为主要内容的高产攻关活动。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全省小麦平均单产新增150斤,总产增加50亿斤,优质专用比重达到80%,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大幅度提高,期末新增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在攻关内容上,一是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四项关键技术。二是建立核心示范区。省每年抓300万亩核心示范区、10个大县和50个种粮示范大户。三是强化四项基础服务。即:强化“三情”监测、强化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试验、强化小麦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强化技术服务建设。

2.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从2006年起,连续5年在全省14个水稻主产市实施“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创立名牌,提高效益,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水稻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培育壮秧、轻型栽培、避灾节本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六项技术,强化核心示范区建设和基础性服务,力争期末水稻单产提高100斤,总产增加30亿斤,稻米质量提高一个档次,培育5?10个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新增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实现水稻单产、质量、品牌、效益四个提升。

3.玉米发展振兴计划。为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畜牧业发展,组织实施“以扩大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玉米发展振兴计划,大力推广高产专用品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机械化播种、收获等五项关键技术,优化玉米生产结构,开展玉米高产竞赛,强化生产指导服务,推进玉米产销衔接,促进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力争“十一五”期末,玉米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总产达到80亿斤以上。

4.棉花竞争力提升行动。紧紧抓住有利于棉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为目标,以棉农增收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总产及提高效益,保障棉花产业安全。技术上重点抓好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棉、高品质棉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早熟短季棉、轻简化栽培和棉花枯黄萎病防控技术的深化研究和试验示范,推进生产方式和服务体系的创新,强化信息引导,充分挖掘棉花生产潜力,力争“十一五”期末,棉花面积稳定在600万亩,总产达到800万担以上。

5.双低油菜产业开发计划。“通过双低油菜良种选育和良繁体系建设、油菜轻简化等标准化技术研究推广、双低油菜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到2010年,全省油菜单产提高50斤以上,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省级优质油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油脂品牌。

6.农产品优质化工程。继续通过优质良种引进、高产示范区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产销衔接等工作,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建设,形成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基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主要农产品优质专用率达到80%以上,质量档次普遍提升一个级别,主要农产品的品牌覆盖度和市场占有率有突破性提升。

7.免耕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开展试验研究和技术集成,形成适合我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等作物免耕栽培主导技术模式,逐步建立起各种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实现免耕、轻简栽培与秸秆覆盖利用相结合,力争用5年时间,免耕栽培技术在全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棉花作物上的应用面积达到其播种面积的30%以上。

8.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贯彻落实《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在淮北和江淮专用小麦产业带、淮北玉米和高蛋白大豆产业带、长江流域水稻产业带的31个重点县,全面实施优质专用良种育繁、标准粮田建设、农机装备推进、病虫害防控和粮食加工转化等项目,并通过创新项目申报、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项目整体功能和效益,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9.种植业良种工程。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区域试验、品种改良、良种繁育及种子质量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粮、棉、油、果、蔬、茶等良种繁育基地,提高商品种子供应水平,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需求,使全省种植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10.植物保护工程。建立健全植保保护体系,建设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农药与药械安全监管和技术创新与推广等项目,提高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能力。

11.沃土工程。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建设,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建设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新建省级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省级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和市级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2.“三情”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苗情、病虫情和墒情监测网络,提高“三情”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及时指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增加投入,加强监测点基本建设。深入研究,加快监测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监测质量。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监测人员业务素质,逐步建立起全省“三情”监测的人才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宏观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开拓思路,加强宏观指导,精心实施“十一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加强种植业系统的协作,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保证“十一五”规划的有效实施,努力开创种植业工作的新局面。

(二)落实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强政策落实和科技推广的结合,形成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调动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引导种植业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利益。积极争取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对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加大国家和省财政投资项目的申报力度,广辟资金来源,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扎实开展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植业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基本建设项目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确保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快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大农机富民工程实施力度,优化装备结构,拓展作业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应用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

(四)创新机制,提高行政能力。全面履行种植业法定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工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农技服务能力体系,加强培训、监测、技术信息处理和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手段,发挥现有农技队伍作用,提高农技服务能力。强化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制订和完善种植业领域重大自然灾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重大坑农害农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妥善处理。建立健全种植业系统行政执法体系,严格行政许可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五)发挥系统优势,强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发挥种植业系统的整体优势,强化种植业生产的引导和服务。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活动,提高良种良法配套和综合组装技术水平,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储备和更新基础。强化苗情、病虫测报、耕地质量和墒情监测,实行分类指导。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切实做好粮棉油等农产品市场行情和价格动态的预测、分析与发布。通过科技承包、驻点(户)指导、技术培训、现代传媒等途径,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