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上传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产出机构: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ahzwgk.gov.cn/XxgkWeb/showGKcontent.aspx?xxnr_id=98213
发布日期: 2012-03-20   
上传时间: 2012-09-18   
政府发文编号:    
作者:

 

关键字: 

索 引 号:OA001010703201203008

内容分类:五年规划

文号:皖政〔2012〕40号

发文日期:2012-03-20

名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 键 词:农业 规划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不利影响,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8%,比2005年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16.2个百分点;5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公顷。深入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总产迈过3000万吨台阶,2010年达到3080.5万吨,比2005年增加475.2万吨,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330.5万吨。2010年,棉花、油料、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1.6万吨、227.6万吨、376.9万吨和193.3万吨,均位居全国前列。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大力实施“121”强龙工程和“532”提升行动,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15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32个,省级龙头企业685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46个、超5亿元的94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40个和74个。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687亿元,比2005年增加278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由2005年的0.54∶1提高到1.2∶1。

(三)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10年,全省小麦优质率达80%,水稻优质率达79%,“双低”油菜优质率达93%。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5%,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鳜鱼、黄鳝等优质水产品比重达到80%左右;生态河蟹养殖面积26.7万公顷,居全国首位。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125.3万公顷,有机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积极实施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5元,比2005年增加了2644元,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1485元,年均增速达到14.9%,比“十五”时期高8.5个百分点,比全国年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比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1.6个百分点。政策性增收成效明显,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492亿元。农民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1300万人,比2005年增加320万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达到41.7%,比2005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五)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基本完成8座大型水库、81座中型水库和162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启动,全省净增除涝面积6.9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8.02万公顷,防洪抗旱减灾效益达1060亿元。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抑螺防病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全省完成营造林6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6.06%提高到27.53%。新改建农村公路7.3万公里,解决124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沼气用户达到78万户,农网建设和改造完成投资约100亿元,建设改造360多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26600多个连锁乡村农家店,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农村面貌显著改善。

(六)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的住宿费和义务教育借读费,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对1269所乡镇卫生院、14411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并配备有关医疗设备;建立了基本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96%;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2平方米。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5年减少贫困人口174万人。

(七)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重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多元投入机制基本建立。全面推行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县、乡、村三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工负担切实减轻,农场公益事业得到改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妥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组建农村银行42家、村镇银行17家,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所有设区市,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形势

(一)有利条件。

1.宏观政策环境较为有利。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中部崛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深入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都有利于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获得更多的国家扶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条件。

2.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时期,我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城镇化率有望突破50%,人均生产总值向5000美元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后经济呈持续加速发展态势,我省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推动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3.农业和农村经济具备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农业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力和优势正逐步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民收入构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村改革由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演进,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困难和挑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发展方式仍较粗放,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创业就业能力不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耕地减少、水资源紧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更加突出,生态脆弱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尚不够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要素价值流失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主线,以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略。统筹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坚持完善和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坚持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

(三)发展目标。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达到3200万吨,棉花总产达到37万吨,油料总产达到260万吨,肉蛋奶总产达到63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20万吨,蔬菜总产达到3500万吨。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农业“三品”认证总量达到4800个以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73.3万公顷,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7万公顷。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主要农产品加快向优势产区集中。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进一步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万公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万个。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森林面积达到4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2.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9%。完成重点区域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5万公顷。农业面源污染有所控制,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力争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解决20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建成经济、优质、安全的新型农村供电体系,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5%,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户用沼气达到103万户,改造农村危房54万户,建设改造100个规范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新增8000个连锁农家店。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扶贫开发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专栏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指  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一、现代农业

粮食总产量(万吨)

3080.5

3200

0.8

预期性

棉花总产量(万吨)

31.6

37

3.2

预期性

油料总产量(万吨)

227.6

260

2.7

预期性

肉蛋奶总产量(万吨)

516.4

630

4.1

预期性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193.3

220

2.6

预期性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

55

70

?

预期性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亿元)

3687

7000

13.7

预期性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公顷)

352

372

5年新增20

预期性

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

>96

>97

?

约束性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2

58

?

预期性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60.8

70

?

预期性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万个)

1.7

3

12

预期性

二、农民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285

力争10570

>10

预期性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人口(万人)

 

 

5年新增2043

约束性

农村户用沼气池(万口)

78

103

5年新增25

预期性

改造农村危房(万户)

 

 

5年累计54

预期性

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

57.55 

65

?

预期性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人)

1300

1650

5年新增350

预期性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49.4

3500

?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6

>96

?

约束性

三、农村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571.8

571.8

?

约束性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49

0.53

?

预期性

氮肥利用率(%)

35

37.5

?

预期性

农药利用率(%)

30

40

?

预期性

重点领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率(%)

5

15

?

约束性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公顷)

 

 

5年新增16.5

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

27.5

29

?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1.8

2.2

?

约束性

四、主要任务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着力建设淮北沿淮小麦和玉米核心产区、沿江沿淮及江淮之间水稻核心产区。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和科技增粮工程。积极开展小麦、玉米千斤县和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打造粮食生产的示范区。提升粮食作物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和高蛋白大豆。加快发展现代粮食加工,坚持全加工、全利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业结构,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扩大棉花优势区域种植规模,推进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建设。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支持建设3万个标准化规模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和家禽养殖场(区),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推进水产跨越工程,建设30个水产大县,加强优质安全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水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每年新增50万亩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壮大林业产业,加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油茶、竹、杨树、核桃、苗木花卉、森林旅游等产业。深入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大力开发茶叶、水果、蚕桑、中药材、特种养殖、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依托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建设85个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辐射带动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农垦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重点建设60个年产值50亿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聚集发展,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以大宗农产品产后初加工为重点,提升产后贮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技术研发和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产地加工业新发展。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合同价格优惠、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或半紧密的利益联合,提高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收入。

4.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生产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自助合作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健全农村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粮食现代物流工程、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连锁农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设。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依托乡镇工业集聚区,大力引进、培育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升级,改善装备条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名牌产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建筑业。大力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村餐饮娱乐业和旅馆服务业等农村休闲旅游业。

2.支持农民创业。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资本金补助、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促进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激发农民自主创业活力。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资助青年农民工群体创业。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和乡镇工业集聚区,统筹发展农民工创业园。实施农民工创业示范园计划,建立创业者入园孵化、出园兴业的良性机制。支持农民创办小微型企业、家庭农场和生态农庄。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创业。

3.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的培训新格局。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工集聚地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农民外出就业信息引导,开展劳务供需对接,引导成建制建筑、服装加工、机电产品加工等劳务输出。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入开展皖江、皖北就业对接活动。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把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4.增加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额度,增加对农民的消费补贴,提高农民养老金、救济金以及新农合报销待遇,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财产权属,稳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交易市场,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开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大牲畜和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多种形式的抵押贷款,盘活农民资产,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渠道。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沿淮易涝低洼地治理,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进行农村沟河清淤和塘坝扩挖。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积极开发和推广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努力提高农机化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

2.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治淮建设。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水阳江、青弋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分类治理长江洲滩圩垸。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争取实施下浒山、月潭、汤村、扬溪源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完成全省18座中型水库和列入规划的168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开展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22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开展中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优化水资源配置,研究建设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引江济巢和淮水北调工程,积极推进引淠入肥、引淮济阜等区域性调水工程。加快建设城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大力推进雨洪资源安全利用。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崩岗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实施水污染严重河湖综合治理与修复。

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网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基本解决农业生产用电短缺问题,确保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以完善网络、提高技术标准为目标,重点实施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和安保工程建设。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场、垦区危旧房改造。

4.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稳妥推进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实施村庄合并、农村危房改造、新居民点建设和土地流转,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保护村庄自然生态,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做到道路干净、河渠畅通、村居整齐、院落清洁、圈厕卫生。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与处理体系。提高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长廊建设水平。实施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加强森林防火、林木种苗和林业技术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黄山松材线虫病防治。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四)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1.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任务。扎实做好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大力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外来资本、民间投资共同支撑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特色经济。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镇提质扩容,成为联系城乡、服务农村的重要枢纽。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

2.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深入推进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和淮北市等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积极开展试点,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暂不具备条件的市县编制好规划、逐步实施。

3.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市民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探索完善有利于农民进城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市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资源向进城农民开放。完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土地权利保障机制。在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民进城途径。

4.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成果,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推进合格县(区)职教中心达标建设、骨干和重点中职学校以及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5年累计培训365万人。积极推进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基本建成农村急救体系。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工程。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群体救助等制度。

5.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落实扶贫开发全覆盖,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落实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移民安置区等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主攻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继续实施以整村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为主的专项扶贫计划。广泛开展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完善结对帮扶制度,加强扶贫开发对外交流合作。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解决好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加大财政扶贫投入,按国家要求比例落实省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扩大农村互助资金试点规模和范围。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拓宽农业投入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全面落实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认真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探索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发挥农产品期货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功能。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二)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好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深化水价改革,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林业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加强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有序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进程。通过优化布局、充实一线、明确职能、创新机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优先支持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与食品加工、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农林资源与环境、农村民生与农业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重点实施生物育种、食品产业、农村信息化、粮食丰产等重大科技专项,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依托,完善首席专家负责制,凝聚一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强化种业建设,实施种子工程,支持种子研发机构开展生物育种和商业化育种,扶持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品种审定,加强市场监管。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深入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机具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四)完善土地管理。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奖惩机制,切实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十二五”末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培育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和发证,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物权。实施好土地整理工程。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积极探索宅基地抵押、有偿流转和有偿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落实逐步缩小征地范围政策,适时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稳步推行征地补偿准备金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实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

(五)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展农业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努力承接国内外资本、先进技术、管理和龙头企业,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农业分工与合作,把我省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提高出口优势农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办好上海、北京、合肥等地安徽农产品交易会。推进农业国际合作,积极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支持省内企业到东盟、非洲、南美等地合作开发境外农业资源。加强国际农产品市场研究和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