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题详情

推动人工智能新发展

主题:2016年3月15日,备受关注的谷歌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与韩国围棋国手九段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最终以4:1的总比分落下帷幕。这场机器对人类的胜利,告诉人们“人工智能”的时代真的到来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同时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资源投入和优秀人才集中的热点,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因此,推动人工智能的新发展,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提升,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导语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大规模计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并进入实用门槛,全球科技和产业界又掀起了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浪潮。

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在很多科学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发展之迅速给人类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的改善,而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智能家居、自动驾驶、远程教育、大数据医疗等领域。

就市场前景来看,考虑到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领域率先应用,并大幅减少人工成本,预计相关产业有望于1至2年迎来爆发。在特定领域中,语义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技术的精度和效率已远超人工,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随着人工成本的增长,人工智能的经济效益会愈发明显。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人工智能为形成新产业模式的11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将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具体支持措施,清理阻碍发展的不合理制度。

背景

人工智能自1956年提出以来经历了近60年的积淀,发展几经沉浮。特别是2010年以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 20世纪 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第二阶段 : 60年代末到 70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并且,1969年成立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第三阶段 : 80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第四阶段 : 80年代末,神经网络飞速发展。第五阶段 : 90年代,人工智能出现新的研究高潮。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 全文>>



专题内搜索
专题范文
全文>>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974号(科学技术类072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中国大脑”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发展,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提案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总装备部,现答复如下:
    我们完全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人工智能自1956年提出以来经历了近60年的积淀,发展几经沉浮。特别是2010年以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大规模计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并进入实用门槛,全球科技和产业界又掀起了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浪潮。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资源投入和优秀人才集中的热点,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同时,人工智能具有高度交叉的技术和产业属性,将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提升,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包括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总装备部等相关部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工作,从技术攻关、应用推广、产业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技术攻关方面,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总装备部等部门长期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从1986年设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之初,就把智能计算机系统、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信息处理(含模式识别)等列为重点支持的方向。1997年起,又把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等方向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多年来,在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子发展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长期支持下,我国在中文信息处理和智能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汉字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生物特征识别、机器翻译等方面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又重点部署了“互联网环境中文语言信息处理与深度计算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脑机协同视听觉信息处理与交互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项目,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总装备部通过开展“无人驾驶技术”挑战赛,探索建立开放式的协同创新机制,吸引全社会的优势力量广泛参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提升国防科研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应用推广方面,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支持了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引导和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合力、协调发展。2011年以来,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专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38.8亿元,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成套装备、智能关键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大型智能装备中的应用。
    在产业环境建设方面,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委在研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过程中,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了您的建议,专门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列为十一个重点行动之一,提出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若干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国内智能语音领域50余家产学研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智能语音联盟,并与安徽省成立了部省共同推进安徽语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共同指导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促进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国际上智能化将带动产业高速发展的态势,和基于以百度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企业与研究机构的技术积累,相关部委正在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实施,积极规划和布局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推进,力争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构建、组织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与人才培育等多方面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协同发展,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
    1. 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突破口,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和组织模式。科技部正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要求,组建部际联席会议、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统筹决策和咨询机制;将原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为五大类科技计划,构建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再造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流程;制定专业机构管理制度及遴选办法,结合试点对现有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进行改造,构建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科技规划、重点任务的统筹协调,逐步形成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新型科技计划组织模式。
    2.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技术攻关。当前科技部正会同相关部委,一是面向20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环境、生物和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推动设立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其中“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项目”、“大数据重大工程”、“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等项目和工程均将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基础资源共享与共性研发平台构建、应用推广等列为重点内容。二是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也将重点围绕智能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知识图谱、自主机器学习、类人智能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并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探索基础资源共享与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源社区、“以测代评”、“赛马模式”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和资源开放共享的良性发展机制,吸引创新资源进一步向人工智能领域集聚。此外,为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在人才、技术、数据、资金、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我们特别邀请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专家深入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研究,以及上述重大科学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专项相关材料的编写工作。
    3. 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结合“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措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
    科 技 部
    2015年9月2日
》》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