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此文用户还关注:

加强和规范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的思考

产出机构: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
提交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产出日期: 2018-03-15   
发布日期: 2018-08-14   
作者: 王瑞丹;杨;静;高孟绪;王;超;

 

摘要: 
关键字: 科学数据中心;政策法规体系;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投入强度不断增加,通过各级科技计划、科研基地建设、国际科技合作以及科技应用类公益事业等促进了科学数据的快速积累和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对科学数据的依赖性愈发增强,国家对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科学数据的发展在我国国家战略层面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初见成效。

(1)科学数据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2018年1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成为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出台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该办法针对目前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各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科学数据管理的职责、原则、方式和机制,以全链条管理思维对科学数据的统筹协调、生产加工、汇交保存、共享利用和安全保密等各个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结合已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基础测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海洋资料汇交管理暂行办法》《海洋资料使用申请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部门政策制度,基本形成了国家统筹与行业联动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制度体系。

(2)科学数据生产总量在多个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建设与更新、传感器网络的持续监测以及新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的推广与运用,我国科学数据资源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呈爆发式增长。以高能物理、空间和天文、地球资源与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数据增长最为迅速。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有效管理与保存的科学数据资源达到64.17PB,数据记录达到43.8亿条。而随着我国科学各行业领域科学数据汇聚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汇聚数量的不断增大,我国近90%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都已实现科研数据的自动化采集,70%以上实现了自动录入网络传输,科学数据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3)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多年来,我国在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2004年,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先后在基础科学、农业、林业、海洋、气象、地震、地球系统科学、人口与健康8个领域支持建成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基本覆盖本领域科技资源优势单位,初步形成了一批资源优势明显的科学数据中心。国土资源、测绘部门和部分科研机构也根据部门及行业发展需要建成了一批科学数据中心,用以支撑数据资源的汇聚、管理与共享利用。此外,1988年,我国被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下设的世界数据系统(WDS)接纳为正式会员以来,积极参与WDS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WDS共收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70个普通数据中心/系统,其中我国有9个数据中心。

4)科学数据管理逐步纳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在国家科技计划数据管理方面,科技部先后出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暂行办法》《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学数据汇交管理办法》,将科学数据汇交纳入项目管理流程,并专门实施“十一五”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形成的科技资源汇交,实现了一大批数据的汇交整合与开放共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通过“科学基金共享服务网”汇聚项目信息和数据,在共享航次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等重大科研计划实施过程中专门建立了数据汇交机制和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通过科研信息化专项支撑科学数据汇交整合与管理,推进科技数据基础资源、海量存储与处理基础设施、数据集成与应用先进环境的建设与服务。气象、地震、海洋、测绘等部门在科学数据汇交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基本建立了行业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实现了行业数据的持续汇交与积累。

(5)注重科学数据获取和交换中的国际合作能力建设

在国际科学数据跨越国界共享的大环境中,我国在科学数据方面开展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数据的国际开放度越来越高,推动了我国的科学数据走出实验室,走向世界,同时将国际优质科学数据资源引入国内。科学数据的国际共享合作卓有成效,国际数据获取和交换能力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和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带动了科学数据资源获取和交换处理能力的快速增长。如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将与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巴西等国的120°E+60°W子午线附近的近百个监测台站进行合作,共同对子午线附近空间环境进行监测,实现日夜24小时、全球纬度的同时观测,开展太阳剧烈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影响的研究;蛋白质组学数据资源库iProX,与国际的蛋白质组数据中心PRIDE(欧洲)和PEPTIDE ATLAS(美国)进行数据交换,共同为国际学术界提供公共的数据资源。

 

此文为缩略版,全文见《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8年第2期  地址:

 


相关领域
  • · 未找到